@a1research__ 的 CLOB 活動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但經過多週深入探索,我認為是時候分享一些我對 HL 及更廣泛的 CLOB / 永續 DEX 戰爭的學習和關鍵預測,這些都是我個人的看法。
讓我先從學習開始:
➤ Hyperliquid 仍然是王者(在 OI 主導地位方面最為明顯,市場佔有率為 57%,而且 30 天的交易量接近 2900 億美元,佔市場的 33.54%)
➤ 隨著競爭對手的崛起,主導地位正在下降,其中 @Lighter_xyz、@edgeX_exchange、@tradeparadex、@OfficialApeXdex 和 @Aster_DEX 特別突出,這些平台的 30 天交易量均達數十億美元(但 OI 仍然相對較低)
➤ 高交易量與低 OI 的結合暗示著這是由於激勵驅動的雇傭資本和農業活動(更多內容請參見我在這裡的帖子:
➤ 正如 @Louround_ 在他的帖子中所概述的那樣:尚不清楚這些新興玩家在 TGE/激勵後能夠多好地留住用戶、流動性和交易量
➤ 不過,明確的是設計空間正在擴大,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向模組化 L2 應用鏈的轉變,這主要歸因於利用預建基礎設施組件的成本和上市時間的降低,相較於從零開始構建 L1(如 HL 所做的),以及滾動層所擁有的基層流動性和用戶的訪問(相較於 L1 應用鏈設計的摩擦更小)
➤ 更明確的是,CLOB 是一個真正的基礎設施級顛覆者,已經在 DeFi 空間中佔據了超過 90% 的永續 DEX 交易量。然而,對於長尾資產,尤其是隨著資產代幣化的增長,基於預言機/RFQ 模型的資產可能會變得更加相關(請參見 @kaledora 在這裡的帖子:
我的主觀看法和預測:
➤ 針對鏈上 CLOB 的市場機會絕對是巨大的,甚至比集中式 CLOB 的市場還要大,因為它觸及了新的資產類別,並且可以服務於全球沒有集中式交易場所的地區/人群。
➤ 永續合約將在很大程度上取代迷因幣,成為加密貨幣中主要的賭博和「快速賺錢」的玩法。不要誤會我的意思,迷因仍然會存在,但我預計許多活動將轉向永續合約,因為這裡有類似的上行潛力,但被詐騙的風險較低,哈哈。
➤ 永續 DEX 將成為未來的鏈上金融超中心,許多平台可能會轉變為「一體化」金融服務平台,提供交易(永續合約和現貨)、借貸、自己的穩定幣和保險庫產品等。由於應用之間的可組合性在這裡很重要,我認為許多參與者越來越多地跟隨 Hyperliquid 的領導,選擇在其 CLOB 基礎設施周圍採用通用可編程的執行環境(在 HL 的情況下是 HyperEVM)(請參見 Paradex 的 DimeVM 或 @bulletxyz_ 的 BulletSVM,或 Monaco 在 @SeiNetwork 的通用可編程和可組合 EVM 生態系統中構建的無許可 CLOB 基礎設施層)。
➤ 延遲和性能很重要,但這不是唯一的成功因素。強烈建議收聽我們最近的 @a1research__ 空間,在那裡我們深入討論了這個主題。簡而言之:延遲和速度對機構交易者來說很重要,對於大型傳統金融實體的入場也非常重要,這一點 @MonacoOnSei 特別優化了其微秒級執行延遲和低於 400 毫秒的結算延遲。這對市場做市商也很重要,正如 @carlosguzman___ 從 @GSR_io 確認的那樣。
➤ 零費用模型可以運作,@trevor_flipper 在他的帖子中很好地解釋了這一點:主要的例子是 Robinhood 和 PFOF(支付訂單流),簡而言之,這意味著平台將用戶訂單路由到市場做市商,市場做市商為填補這些訂單支付費用,從而使零費用交易成為可能,同時仍然成功地實現盈利。@tradeparadex 和 @Lighter_xyz 是旨在在鏈上複製這一點的團隊。我認為這將導致永續 DEX 市場的費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壓縮,並設立一個重要的先例,行業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會跟隨,但訂單流的策劃仍然會保持相關。
➤ 那麼誰將成為贏家?我認為「蛋糕」足夠大,可以容納不止一個參與者和多個贏家。我認為贏家將是那些能夠成功找到差異化和獨特賣點,以滿足特定用例和受眾的參與者。例如,零費用模型對於捕捉零售大眾非常有前景,而延遲/性能優化則可以作為吸引機構的優勢。此外,可驗證的隱私以及最終的(去)中心化/基礎信任假設也可能是關鍵因素。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特別是在加密貨幣中,激勵、社區和文化始終是相關的。我認為後者正是 HL 真正出色的地方。最終,流動性和來自真實用戶採用的網絡效應將定義這裡的贏家,因此任何在中長期內在這方面表現良好的參與者都有良好的機會。
➤ 不過,我也相信 @HyperliquidX 在大多數方面至少在中期內將繼續領先。我認為其完全整合的 L1 架構確實相對於完全模組化的 L2 具有一些優勢,後者依賴於來自第三方預言機到 DA 層的各種外部基礎設施組件,這可能會影響信任假設。一般來說,CLOB 架構中的去中心化程度經常是爭議性討論的中心。無論是鏈上與鏈下的訂單匹配,還是模組化 L2 應用鏈上的集中式排序器,與 HL 的 L1 的許可驗證者集相比。雖然雙方都有很好的論據,但我個人認為 Hyperliquid 在基礎設施級成熟度方面至少有輕微的優勢。我也認為大多數參與者(包括 HL)將隨著平台的成熟逐步加強架構設置,並進一步提高去中心化的程度,而在性能和產品方面為了去中心化而做出的早期妥協是合理的。至於後者(產品),我真的認為 HL 仍然擁有不成比例的強大地位。HyperCore 在該領域仍然佔主導地位,HyperEVM 生態系統正在快速增長,穩定幣最近已經上線,HIP-3 即將在主網上推出,還有更多令人興奮的內容肯定也在計劃中。結合獨特的文化、強大的社區以及圍繞其吸引力和流動性的網絡效應,這使得 HL 擁有強大的防禦護城河。
深入這個快速增長的領域至今真是太棒了,這是我近年來參與的最有趣的研究任務之一。非常感謝 @chameleon_jeff 和 HL 團隊,他們開創了這一領域,同時也對我們這些天看到的許多新興團隊在構建全新網絡架構和/或開創(微)市場結構的新方法感到興奮,這可能會引領全球金融市場數十年來最重要的革命。
Hyperliquid。
查看原文

9,514
23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