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另一个神话:“L2之间相互竞争”
这是一个误导性的说法,或者说,充其量只是部分真实。
大多数第二层(L2)网络并不是锁定在零和竞争中:它们是以太坊扩展架构的互补延伸,而不是赢家通吃的对手。
1. 互补性,而非冲突
L2的存在是为了扩展以太坊的覆盖范围,而不是取代它。它们的集体成功增强了以太坊作为全球结算和安全层的效用。以太坊生态系统的网络效应和可组合性更倾向于L1 + 主导的汇总,而不是L2之间的孤立竞争。
2. 目的的多样性
你不能把所有的L2都归入同一类别。有些作为基础设施汇总(例如,Arbitrum,Optimism)运作,其他作为中间件框架(例如,Base,zkSync),还有一些作为特定应用的L2,例如索尼、Robinhood或其他寻求特定用例的企业链。它们的差异化意味着它们更多的是共存而非碰撞。
3. 创新与整合
虽然许多L2将继续出现,但许多将是小众、实验性或单一用途的,而不是全栈竞争对手。有些甚至可能会失败。
真正的竞争可能发生在一小部分主导的汇总之间,这些汇总捕获流动性、开发者和用户。其他的将专注、整合或消失,就像我们在早期互联网基础设施参与者中看到的那样。
4. 与以太坊的演变关系
早期的“L2对L1的收入提升”理论随着数据可用性(DA)成本和汇总费用结构的演变而减弱。然而,这并没有削弱以太坊的角色;它重新定义了这一角色。L2现在作为创新实验室,而以太坊则通过协议升级(如EIP-4844(blob)、模块化数据层和共享安全框架)不断演变,以更好地支持和保护它们。
5. 通过互操作性合作
下一阶段的扩展将依赖于汇总之间的合作,而不是竞争。以太坊基金会的互操作性努力和跨汇总标准等倡议将加强一个共享的生态系统,而不是一个破碎的战场。
总结
我们可能会看到数百个L2(目前已经有大约100个上线),是的。大多数将是小众或短暂的,而不是生存竞争对手。
有意义的竞争将发生在少数主要的汇总之间,而大多数将整合、专业化或合并到更广泛的模块化框架中。
与其说L2在“竞争以提升L1”,不如说是以太坊本身在通过升级和共享安全来支持这种多样性。
即使在一个多L2的世界中,以太坊的经济和安全护城河依然无与伦比。它的基础角色并没有因扩展而被稀释;反而是加深了,巩固了以太坊作为全球链上经济不可或缺的协调层。
查看原文6,211
4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