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1日那根让人怀疑人生的针, 把“订单簿模式的脆弱”直接钉在了链上记录里。 当大家还在讨论哪个平台安全,有盘口深度的时候, 现实告诉你: 订单簿流动性 = 做市商情绪 + 高频算法在线程度 一旦他们撤单,盘口就是一个空壳, 所有人瞬间站在悬崖边等跳水。 这不是系统问题,这是机制原罪。 AMM 和订单簿之间的区别, 是幻觉流动性 VS 真实锁仓资产。 订单还在,价格还算稳定, 但其实是算法在撑着门面 真正风吹草动,机器人瞬间闪人, 留下一个跳空的真空地带 而 AMM,即使没人挂单, 池子里的流动性也不会凭空消失, 系统算法会持续提供价格连续性, 哪怕在崩盘时也是如此 所以这次闪崩,其实是 AMM 模式的自证时刻: 有锁仓资产的池子,才叫流动性。 Momentum @MMTFinance: 不是一个 DEX,而是 SUI 的流动性引擎 它不是来陪跑的,它是来定价的。 集中流动性 AMM + Move 语言原生实现 ve(3,3) 机制直接改造资金动机 目标是谁来给 SUI 系生态资产定价 ve(3,3) 飞轮一旦转起来,路径很清晰: -->流动性更深、滑点更低 -->交易体验好,交易量自然上来 -->交易费收入变多,投票收益变高 -->MMT / SUI / 生态代币获得真实买盘 -->估值被市场认可,资产价格抬升 -->生态资产开始 Auto-Pilot 模式吸引资金 -->正和螺旋,持续把 Sui 的体积往上推 但是Momentum 在布局 一整套流动性基础设施层: -->Momentum X: 身份验证 + 链上合规 + RWA 跨链流转标准 KYC 一次,全网通用 合规逻辑写进合约 RWA 在不同链之间可并市场深度, 这是传统金融最想要的 -->Token Generation Lab: 发币平台,是“发行逻辑 + 激励结构实验室” -->Vaults: 新手 LP 管理器 / DeFi 组合模块基建 -->xSUI: 给 SUI 本体加流动性属性 当然核心资产层才配拥有自己的 LST -->MSafe: 多签层,让一切资金行为有金融机构该有的仪式感 现实进度 只上线 6 个月,数据已经打穿同类: TVL 4.6 亿美金,SUI 全链第一 历史交易额 > 21 亿美金 7日、30日交易额霸榜 用户超 200 万 重点还是在 ve(3,3) 飞轮没开, RWA 模块没启动的状态下。 如果要谈估值,那就别拿低维样本来对比 技术路线对标 Aerodrome / Velodrome 底层金融范式更接近 “NYSE + Citadel”: 基础设施 + 做市权限控制权 Momentum 想拿的是: 谁来主导流动性定价权这一层的位。 流动性不是 UI 好不好看, 也不是谁先上线交易对的问题, 而是谁能在市场崩塌时,仍然提供价格连续性。 10月11日的那根针:不是灾难,而是分水岭。 有些协议,则在那一刻正式开始被定义。 核心问题: 既然引擎如此狠,那筹码入口在哪里? 不是 CEX,也不是等上线再说。 真正的入口只有一个: ve(3,3) 飞轮启动之前的 MMT 分发逻辑 --> Buildpad 关于 #Buidlpad 打新, 这种局不参与是不合理的 Momentum 准备在 Buidlpad 上开打新, 两轮定价节奏已经定好了, KYC 记得提前去过一遍,别到时候卡在门口: 第一轮 FDV:2.5 亿 前提是 10月25日之前有 LP 持仓 第二轮 FDV:3.5 亿 之前跟我一起打过 $LAYER / $SAHARA / $FF 的人应该都知道, Buidlpad 这个平台发的不是那种打一枪就走的垃圾盘, 基本上都是能活下来的项目。 所以我个人的策略很简单: 直接参加第一轮。估值更低、性价比最高, 快照日期也近,时间成本极低。 现在这个盘面,FOMO 已经没意义了。 市场给的不是机会,而是噪音。 我只找结构确定性,不追短线烟花。 Momentum 从一个小 DEX, 一路打到 Sui 链交易量、TVL 双料第一, 交易量干到 200 亿+,用户留存不是靠空投, 而是靠真实流动性和交易体验撑起来的。 这种项目在这个周期,是真正的 Alpha, 是靠累计、靠站在对的位置、靠和飞轮一起起飞。 赶紧来冲吧~
1.09万
10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