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Pangaea 遇上VELO:傳感器開始記賬
在傳統金融體系裡,賬本由人維護、資產由機構信任。
而在 2025 年 10 月,香港上市公司 1473(Pangaea)有限公司決定讓這一切“自動化”:它將把物聯網(IoT)設備的數據直接寫進區塊鏈上,成為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的底層信任源。
Pangaea 在 IoT 與通信領域深耕多年,服務過全球供應鏈、能源與智能設備網絡。這次,它選擇在 @veloprotocol 生態系統上搭建一個全新的橋樑——讓現實世界的傳感器數據,變成金融世界可結算的數字資產。
⚙️ 技術路線
IoT → AI 驗證 → 鏈上證明 → 資產結算
🔹傳感器實時採集太陽能產出、貨物溫溼度、EV充電樁使用率等數據
🔹通過 Pangaea 的 HPC 與 AI 模型進行真實性校驗
🔹Chainlink 預言機將驗證結果上鏈
🔹Velo 智能合約據此自動觸發結算或股息分配
這意味著:
🌞太陽能農場可以“自動發放紅利”
🚛 供應鏈金融的貨款能在 GPS 確認交付後瞬間釋放
⚡ 電動車充電網絡可根據實時收入生成抵押品代幣
💰 金融化設計
Pangaea 還將與 Velo、Lightnet、OpenEden 聯合推出基於 $VELO 的 數字資產金庫(VELO DAT):
🔸企業可將 RWA 收益質押到國庫,獲得 4–7% 年化收益
🔸機構可用 $VELO 作為抵押,發行合規穩定幣 USDV
🔸所有操作經由持牌實體完成,支持 24/7 法幣結算
這為東南亞企業提供了一個“合規、可追蹤、低風險”的新型融資通道。
🌐 戰略意義
VELO 正在以多鏈架構(Nova EVM + Stellar + Avalanche EVOLVE)構建亞洲 Web3 金融的骨幹網絡,而 Pangaea 的加入,讓這條網絡第一次能“看到現實世界”:
🔹IoT 傳感器讓資產透明可證
🔹RWA 平臺讓價值可拆分流通
🔹穩定幣與國庫體系讓機構資金可進入、可退出
這正是亞洲版的「Tokenized Economy 2.0」:技術不再只是生成收益,而是生成信任。
當物聯網設備開始“記賬”,當收益分配不再依賴人工,
區塊鏈的金融敘事,也從“代碼即信任”,進化為 “傳感器即信任”。期待@veloprotocol有更多的應用場景!
🇭🇰 1473 (Pangaea) 有限公司,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將在 VELO 的生態系統上構建基於物聯網的 RWA 代幣化。
利用其物聯網和連接專業知識,Pangaea 旨在:
🔹開發由實時物聯網數據支持的代幣化資產
🔹創建去風險的產品,如供應鏈融資和資產擔保貸款
🔹將物聯網平台與區塊鏈結算集成,以實現透明度和規模
Pangaea 也在準備推出基於 $VELO 代幣的數字資產財庫計劃,加強機構級參與並擴展亞洲的數字金融基礎設施 🏦💹

8,879
17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